「設計」怎麼演進的?
石器時代
人類設計意識的萌生。
舊石器時代
勞動和語言的產生,開始製造、使用工具,將石塊、泥巴、竹木、獸骨等,進行簡單的組合。
新石器時代
對火和磨製技術、鑽孔技術的掌握,擺脫了只能利用現成自然物的局限。
這階段出現了第一次社會大分工,「石製農業工具」和「狩獵工具」,成為這個時期設計的最主要成果。
陶土、纖維等新材料逐漸廣泛運用,利用「制陶技術」和「紡織技術」可以製作出更豐富的人造物。
手工業時代
最重要的特徵是對金屬材料的運用,和純粹依靠手工工藝的生產過程。
造就了設計的「青銅時代」和「鐵時代」,給後世留下大量偉大的作品。
以金和銀為代表的貴重金屬也陸續出現,並在手工藝中得到大量應用。
建築、手工藝、服飾等專業、獨立的行業性設計,逐漸出現和發展完善起來,創造了輝煌的手工業文明。
後期手工業時代
「歐洲」中世紀歐洲是被宗教嚴格控制的時代,因而,設計也是圍繞宗教這個中心進行的。
「中國」封建時期經歷了很多朝代,每個朝代都建造了規模宏大、規劃嚴整的宮殿,但是大多數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,現存最完整的皇家宮殿是明清「紫禁城」。
在中國,另一種廣泛存在的建築是寺廟。中國的寺廟主要是佛教「寺廟」和道教的「道觀」兩種。
文藝復興到工業革命之前的歐洲
經歷了中世紀的壓抑之後,歐洲進入了文藝復興時期,人文主義興起,對設計思想產生了重大的影響,出現各種技藝於一身的藝術巨匠。
這段時期奠定了現代設計,產生的物質和精神基礎,是現代設計的搖籃,在設計史上是一段很重要的時期。
工業時代
18世紀歐洲工業革命之後的設計,以「瓦特蒸汽機」和「珍妮紡紗機」發明為開端的工業革命中,產品生產工藝出現了以下重大的變化。
從設計的角度來看,機器代替手工生產帶來的最大變化,是「設計過程」和「製造過程」分離,設計逐漸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出現了,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設計的進程。
工業時代的設計在發展的過程中,不斷跟隨科學技術的變革,加深對機械語言的理解,形成了很多次影響整個社會的設計運動,以及眾多的不同風格的設計流派,這些運動、流派和在一起就形成了現代主義設計潮流,對後世設計產生重要的影響。
數位時代
因網路與電腦大量普及,計算機的發明和演進,到至今的非物質設計,網絡、多媒體、虛擬空間、VR、AR、XR、元宇宙、Web 3.0…等等。
所以「設計」是甚麼?
透過設計史可以看見「設計」是人類的本能,是一個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技能。
「設計」是因為當下的不便利,透過思維改變了物質、結構、流程…等等,產出新的產物。
所以設計的本質是「解決問題」,讓不便利,得到改善。
「設計」需要具備那些元素?
設計需要同理心、觀察力、探討問題點、抽絲剝繭找尋答案,是一個「大膽假設」-「小心求證」-「看到成果」的整個流程。
所以本質上和科學的精神是互相契合,理性兼具感性,科學參雜藝術的總和。
可以看到設計的本質:解決「人」的問題。
人是非常複雜的動物,所謂人有六種感官 : 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分別對到的是 : 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心的感受。
正因為我們感受、我們思維,伴隨來的就是我們改善、我們創造。
「設計」是全民都要會的技能!?
透由上面的分析,可以發現設計是一個統稱,實際上他是包含很多能力,將他們拆解開來,會大概得到以下幾種能力 :
觀察力
你會開始學會觀察生活、工作上能優化的環節。
以前上課老師教過我們,如何提升你的觀察力!?
每天畫一樣你今天看到的東西,不論美醜,不一定是畫圖,文字也可以,唯一條件是永不重複。
當累積到一定量以後,常見的東西都記錄得差不多了,慢慢的學會開始注意,平常忽略掉的東西。
分析力
透過觀察找到問題,開始分析問題點,因為什麼原因而導致,凡是有因必有果。
想像力+邏輯力
開始思考解決方案,除了用自己過往經驗,當然找前人的經驗不可少。
發揮一點想像力,去突破新的可能性,但也是要判斷可行性,是否會付出過大成本。
人因工程+同理心
有了新的產物或是流程,自己一定要先走過一次,不然你永遠無法體會置身其中的感覺,有任何的不便利,第一時間就會得到回饋。
所以設計的特點,都是建構在「人」的基準點上,設計不論你的職業、不論你的背景,只要會思考、會行動,就可以做設計。
「沒有設計不會怎麼樣,但是有設計會很不一樣。」
留言